“1+1>2”效应迸发,清镇犀牛村“五金”村民心里美

在距离清镇市中心30多公里外的卫城镇犀牛村,有这么一群农民,他们享受着“五金”福利,成为乡村振兴的直接获益者。

“五金”农民的背后,是犀牛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1+1”混合发展模式带来的实惠。


“‘1+1’混合发展模式,产生了远大于二的效果。”3月8日,犀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丹在趁着为合作社联系客户的间隙,兴奋地向记者说道。

犀牛村曾是“空壳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如何破题?犀牛村村支两委坚持以“五个一”行动为总览,在“找准一条路子”上大胆探索,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到群众中找发展良方。


当村支两委成员来到位于犀牛村的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人曾提军家时,他的提议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农机服务需求旺盛,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曾提军说。

这一想法竟和村支两委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林丹和犀牛村其他村支两委成员也看好农机服务市场,但扩大规模却不容易,需要更多农技人员和一笔数目不小的启动资金。

说干就干,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犀牛村村支两委决定携手合作社共寻发展。

双方一拍即合: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1+1”混合发展模式。从此,村集体经济得到成熟的农机团队提供耕、种、施肥、打药、收割、运输等技术支撑,合作社有了党组织的指引和农民的支持增益。


壮大合作社,是双方合作的第一要务。合作社建立首批启动资金100万元,由村集体出资51万元,其余49万元由干部和农民“众筹”,村集体、参与“众筹”的人便是合作社“原始股东”,享受利润分红。

为提升农民积极性,林丹率先拿出4万元“入股”。同时,为打消大家担心股金可能“打水漂”的顾虑,合作社承诺随时可以原价退股。最终,犀牛村包含林丹、曾提军在内的11人,1个月内凑齐了49万元“原始股金”。启动资金到位后,合作社立马添置农机,旋耕机、玉米大豆收割机、油菜移栽机、播种机、无人机等现代农机设备数量由寥寥数台增至近30台。同时,借助清镇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力量,犀牛村抓紧培养优秀农机手,目前已有17名农机手顺利拿到农机驾驶证。


合作社内的年轻人则将规范和标准化的农机服务视频发到抖音等平台,引来更多订单。渐渐地,犀牛村的农机服务有了名气,市场辐射到金沙、平坝、花溪、黔西、龙里、安龙、惠水等地。

2022年,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耕地面积约7650亩,无人机植保面积8000余亩,经营性收入达112万元,利润42万元,按照原始股东出资比例进行分红。

为鼓励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发展,犀牛村将村集体经济的分红资金均分给全村3980位农民,每人52元。虽然钱不多,但“支部领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发展氛围已然形成,“1+1”混合发展模式“试水”成功。

“试水”期间,犀牛村又流转了120多户农民的500余亩土地打造稻油轮作基地,建设相应的食用油加工厂。基地农事服务由合作社承担,实现降本增效,并为更多农民提供家门口打工的机会。


村民安美琼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在食用油加工厂工作,日薪120元,心里别提多美了。

“试水”成功,也让农民对村集体更为信赖,于是犀牛村接着又跟附近厂矿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农民的蜂蜜、土鸡蛋等农特产品集中打包后,统一销售给企业。同时,发动更多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目前购买人数已增至300余人。

“1+1”混合发展模式带来一连串效应,让犀牛村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加入合作社的获得“股金”分红,流转土地的获得“租金”收入,在基地务工的赚取“薪金”,卖农特产品的收获“现金”,购买养老保险的将来有“养老金”保障,变身“五金”农民,收入来源更多元、稳定、充分。2022年,犀牛村有大约15%的农民因“五金”增收,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据林丹介绍,合作社今年计划在农机服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整合周边村镇合作社的人员和设备,将农资销售、劳务输出等纳入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业务的多样性和服务地区,带动更多“五金”农民实现更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