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石培璋 鲁利韦 记者罗勉报道从广东省陆丰市了解到,该市甲子镇的五金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迎来快速发展期。2003年和2008年,甲子镇分别被汕尾市和广东省评定为五金塑料家具配件专业镇,标志着甲子五金产业在广东省内的领先地位。该产业还带动了有机化工、电子、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三甲”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陆丰市“三甲”地区,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当地五金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400余家相关企业星罗棋布,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4万余个就业岗位托起万家灯火。
陆丰市“三甲”地区已形成从压铸、注塑、模具设计到包装、物流的完整产业链,不仅带动了本地居民的就业,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流入。
陆丰市宏冠五金有限公司法人李晓峰叹息说,最愁的是电镀环节外流,由于本地缺乏电镀厂,产品需运往揭阳、清远、佛山等地区进行加工,平均生产成本增加了50%以上,严重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如今,这一瓶颈正在被打破——规划总面积近54公顷的“三甲”五金配件产业园拔地而起,13栋厂房已开工建设。该产业园以五金制品制造及加工为主导产业,由万洋集团投资建设电镀万洋众创城项目。去年年底,产业园配套的电镀废水处理站破土动工,为17家进驻园区的企业解决“心病”。
电镀废水处理站项目不仅是电镀、五金企业生产的立命之本,更是保障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万洋集团表示,电镀废水处理站项目的开工,意味着入驻园区企业的生产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资金周转率,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三甲”一体化发展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双重驱动下,陆丰电镀万洋众创城项目被视为“三甲”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动机”,该项目地处甲东镇,与甲子镇形成了“前店后厂”的错位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集聚与要素整合,成功构建起“产业进阶、空间重组”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陆丰市百可适五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价值400多万元的自动化设备昼夜不停,作为一家有着近30年五金生产经验的五金塑料制品企业,百可适重视研发创新,引进了多套国内外先进设备,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赵余灿健说,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7.91%,已经成功转化了16项科技成果。